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王道樹1月26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介紹,2021年我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約1.1萬億元;全國有32萬戶企業提前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優惠,減免稅額3333億元。其中,18.6萬戶制造業企業享受減免稅額2259億元;辦理出口退稅1.67萬億元,助力外貿發展;新增涉稅市場主體1326萬戶,同比增長15.9%。稅務部門組織稅收收入15.46萬億元,占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達76.3%。稅收收入占GDP比重為15.1%,呈穩中略降態勢。
國家稅務總局收入規劃核算司司長蔡自力介紹,2022年稅務部門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落實新的減稅降費政策。一是明確“落實責任賬”,強調各級稅務機關要將其作為政治任務扛牢抓實,迅速健全加強減稅降費落實工作專班。二是推送“政策明細賬”。根據新出臺的稅費優惠政策,進一步完善政策標簽體系,精準篩選符合優惠政策享受條件的納稅人繳費人,實現“點對點”“一對一”及時精準推送,確保各項稅費優惠政策不折不扣落地生根。三是算清“稅費紅利賬”,繼續擴大推送減稅降費紅利賬單試點范圍,進一步提升納稅人繳費人減稅降費獲得感。四是算好“發展效應賬”。稅務部門將充分依托稅收大數據,打造指標更完備、標準更規范、核算更高效、分析更智能、方法更科學的新統計核算分析體系,切實做好政策運行情況和促進發展效應的跟蹤分析,讓政策效應在充分釋放中更好展現。
國家稅務總局辦公廳主任、新聞發言人黃運表示,2022年還將會同有關部門研究推出進一步提高退稅便利度等支持舉措,繼續加快出口退稅進度,繼續支持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為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貢獻稅務力量。
2021年,稅務部門連續查處曝光了一批偷逃稅典型案例取得了良好效果。黃運說,今年將重點在三方面下功夫。
一是進一步強化精準性監管。建立健全以“信用+風險”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實行納稅人動態信用等級分類和智能化風險監管。依托稅收大數據,聚焦高風險行業、領域和納稅人,深入開展“雙隨機、一公開”稽查并適當提高抽查比例,積極開展部門聯合監管,不斷提高監管效能。
二是進一步強化常態化打擊。著力落實好稅務總局、公安部、最高人民檢察院、海關總署、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六部門聯合打擊涉稅違法行為工作機制,常態高效打擊“假企業”“假出口”“假申報”,特別是對團伙化、暴力式虛開發票等嚴重涉稅違法行為,對騙取稅費優惠和在逐步推開電子發票中的涉稅違法犯罪行為,一律嚴查嚴辦。
三是進一步強化典型性曝光。對查處的部分情節嚴重、影響惡劣的涉稅違法案件,持續加大公開曝光和聯合懲戒力度,力求達到查處一案、震懾一片、治理一域的良好效果。
王道樹強調,今年還將進一步采取多種措施,確保各地稅務機關堅守依法征稅收費這一底線,嚴格要求、嚴密防控、嚴加督查、嚴肅查處,堅決不收“過頭稅費”。
蔡自力介紹,2021年,稅務部門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稅收優惠政策新增減稅2951億元;企業提前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減免稅額3333億元;稅務部門累計為3.1萬戶制造業企業辦理留抵退稅1322億元,實施企業購買不超過500萬元的設備器具一次性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政策,新增減稅781億元;稅務部門會同人社部門積極落實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率政策,全年新增降費1504億元。
其中,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稅收優惠政策方面,主要是,實施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起征點從月銷售額10萬元提高到15萬元優惠政策,新增減稅667億元,惠及405萬戶納稅人;實施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征收率由3%降至1%優惠政策,新增減稅1853億元,惠及895萬戶納稅人;進一步加大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所得稅政策優惠力度,新增減稅431億元,惠及1060萬戶納稅人。
“納稅人繳費人普遍反映,緩繳稅費相當于國家提供了一筆’無息貸款‘,階段性緩解了企業資金壓力?!辈套粤φf,2021年11—12月,制造業中小微企業實現銷售收入同比增長8.6%,設備投資同比增長8.3%,環比提高0.8個和1.1個百分點。
稅收數據還顯示,2021年,全國小微企業每百元銷售收入繳納稅收同比下降12.4%;全國重點稅源制造業企業研發投入同比增長22.6%,企業創新投入持續加大;全國制造業企業采購設備金額同比增長24.6%,兩年平均增長14.3%;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1.8%,兩年平均增長12.5%。
蔡自力介紹,2021年,在年初出臺系列減稅降費政策的基礎上,三季度以來,又圍繞促進能源電力保供,對煤電和供熱企業實施“減、退、緩”稅政策;四季度以來,又圍繞提振工業經濟運行,對制造業中小微企業實施緩繳稅費政策,稅務部門認真落實,均取得明顯成效。一是認真落實煤電和供熱企業“減、退、緩”稅政策,規模達271億元。二是認真落實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緩繳稅費政策,規模達2162億元。
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企業增值稅發票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1.1%,其中,高技術產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3.4%,兩年平均增長19.1%。制造業及其相關批發業銷售收入占比提升1.2個百分點;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0.7%,其中,智能設備制造同比增長64.3%,互聯網相關服務增長61.5%,軟件開發增長28.2%。此外,稅務部門征收社保費收入6.68萬億元,民生保障作用增強。
來源: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