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外匯頭條(ID:waihuitoutiao)
這一輪全球同步復蘇,美國沖在了最前面,而稍晚開始的亞洲也在2016年邁入了擴張周期。在這一背景下,亞洲各國央行醞釀起了加息,韓國打了頭陣。
11月30日,周四(11月30日)韓國央行宣布將基準利率從1.25%上調至1.50%,這也是在美聯儲本輪經濟周期首次加息23個月后,亞洲地區的央行打響的加息第一槍。此前韓國央行還稱,將維持寬松政策立場。消息公布后韓元兌美元快速下跌,韓國國債走高。
牛津經濟研究所(OE)經濟學家Louis Kuijs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預計亞洲央行會陸續在2018年加息,幅度在25-50基點不等,預計2018年美國可能會加息75個基點。不過我們不認為澳洲和日本會加息。”
此外,機構普遍預計,中國的市場利率有變動的可能性。“美國未來加息次數,可能對中國利率造成一定的壓力,央行流動性調控工具操作利率或有上調可能?。”交通銀行高級研究員陳冀對記者表示,適逢年底,季節性流動性趨緊疊加監管加強預期,中性貨幣政策下短期債市利率上行壓力仍存。
亞洲各
在美聯儲加息的背景下,新興市場都會面臨較大的資金流出壓力,因此跟隨加息似乎是一個必要選項。此外,亞洲各國去年來經濟復蘇勢頭明顯,加息也是合適的。
11月初,韓國央行向國會提交了貨幣政策評估報告,表示出對貨幣政策收緊的傾向。由于經濟增長會在今年超過3%,同時通脹逼近2%(2016-2018年的通脹控制區間為1%-3%),這也是過去數年來韓國第一次達到通脹控制區間的中值。值得注意的是,韓國央行在上次的議息會議中已經出現了3票支持加息的狀況。由于貨幣政策委員會共有7位成員,因此加息的可能性已經明顯上升。
11月以來,韓元對美元多次創下一年以來新高。11月16日,韓元兌美元創下去年9月以來新高,韓國官員表示漲勢過度。韓國財長Kim Dong-yeon還表示,盡管全球經濟復蘇和國內消費都表現疲軟,但今年韓國可以實現3%的經濟增長。事實上,Kim Dong-yeon還似乎嘗試“口頭干預”。他表示,“絕對不希望”通過提振韓元兌美元,從而幫助人均國民收入達到3萬美元,實現這一水平并不容易,政府將竭盡全力地努力,但不會堅持相關數字。
其實,今年以來,關于哪家
盡管如此,Louis Kuijs告訴
亞洲貨幣在2017年普遍對美元大幅上升,機構預計,明年亞洲貨幣將對美元基本維持穩定,可能小幅對美元貶值。其中,美國財政擴張可能會導致美元走升。
中國市場利率或有變動
盡管中國的存貸款基準利率始終維持不變,但其實中國的公開市場利率已經從去年以來走升。
去年12月和今年3月美聯儲加息后,中國貨幣市場政策利率都出現了上升的情況。
比如,北京時間2017年3月16日凌晨,美聯儲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25個基點到0.75%至1.00%水平;3月16日上午,
不過,此后并未再出現“跟隨加息”的情況。但四季度以來,由于去杠桿持續、大資管監管趨嚴、
“近期國債收益率又有所下行,不過預計年末資金面仍然趨緊,長端利率仍然有走升的可能。”陳冀告訴記者。
金融去杠桿以來,十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由2.73%升至今年三季度末3.61%,四季度“破4”后回落。“短端流動性緊平衡和監管加強預期的影響,國債利率整體上移,企業債、公司債等企業直接融資成本上升。貨幣市場利率上升向信貸市場傳遞(滯后1-2季度),當前貸款利率已經連續3個季度保持上升趨勢。?”陳冀表示,2018年,若M2增速不能一定程度反彈,貨幣市場利率將進一步上升。
一些市場機構也認為,在中國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下,存款類機構質押式回購充分體現了中性政策的特征:中樞利率穩定在2.90%附近,R007等回購利率依然隨市場流動性周期性波動而上下波動。美國未來加息次數,可能對國內利率造成一定的壓力,央行流動性調控工具操作利率或有上調可能,預計2018年存款類機構質押式回購中樞利率保持相對穩定;操作利率若上調,中樞水平則向上平移。
所屬頻道:大宗商品
所屬頻道:融資管理
所屬頻道:現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