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04sag"></legend>
<dd id="04sag"></dd>
  • <code id="04sag"><strong id="04sag"></strong></code>
  • <code id="04sag"><u id="04sag"></u></code>
  • 網站首頁 設為首頁 收藏本站 網站地圖 電子雜志
    2013-07-11 星期四 農歷六月初四 繁體版

    中國財資管理網

    您所在的位置:中國財資管理網 >> 資本市場 >> 正文

    從郭樹清專訪看未來金融監管風向

    發布時間:2018-01-24 10:43:50  來源:中國網  作者:
    新聞導讀:1月17日,銀監會主席郭樹清接受《人民日報》專訪時,客觀闡述了防控金融風險的重要性和現實意義,稱“把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放在首位,是戰略思維、辯證思維和底線思維的體現”,

    1月17日,銀監會主席郭樹清接受《人民日報》專訪時,客觀闡述了防控金融風險的重要性和現實意義,稱“把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放在首位,是戰略思維、辯證思維和底線思維的體現”,并對下一步銀行業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提出了具有較強針對性和現實可操作性的工作要領。

     

    黨的十九大報告要求,要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而從2017年年末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措辭的差異中不難看出,“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將作為今后3年的三大攻堅戰之首。郭樹清的講話明確表明了銀監會將進一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并對銀行業提出了“加強對各類風險的防范和化解,努力促進形成金融和實體經濟、金融和房地產、金融體系內部三個方面的良性循環”的工作要求。

     

    而當前,囿于國際國內經濟環境復雜多變、銀行不良資產反彈壓力較大、部分金融機構內控機制不健全、違法違規行為時有發生等情況,我國金融業仍處于風險易發期、多發期,風險防控形勢依然嚴峻。

     

    顯然,將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作為一項長期監管任務具有重要而又深遠的戰略意義。從這次人民日報專訪郭樹清可以感受到,要打好這場攻堅戰應從三個突破口切入:

     

    其一,夯實金融和實體經濟良性循環的基石,為防控金融風險提供堅強的保障。

     

    實體經濟是經濟發展的根基,金融首要任務是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銀行作為金融業的主要機構,更要回歸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本源。要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低金融杠桿,持續減少并竭力阻止資金空轉、自我循環、監管套利以及“脫實向虛”的勢頭,減少由此產生的跨市場、跨行業、跨領域的金融風險;實現金融與房地產的良性循環,將更多的信貸資源投向國民經濟的重要領域和薄弱環節,力促形成金融服務與實體經濟良性互動發展的新格局,才能增強防范金融風險的能力。

     

    同時,把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降低融資成本,完善服務措施和方式,進一步做實普惠金融,繼續改進小微、“三農”金融服務,精準支持脫貧攻堅,才能為防范金融風險提供有利的環境。

     

    其二,持續不斷深化銀行業改革與推動銀行業規范發展,為防控金融風險提供堅固的“海綿墊”。

     

    郭樹清在談及當前銀行業的主要問題時稱,不少銀行機構存在股東不作為、不到位,亂越位、胡作為的現象,甚至有股東把銀行當作自己的提款機,有少數不法分子通過復雜架構,虛假出資、循環注資,違規構建龐大的金融集團。當前銀行業股東管理和公司治理不規范已成為深化金融改革和維護銀行體系安全的嚴重障礙。為此,應以此作為銀行業未來改革的重要方向,進行問題導向,把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當作強化金融風險防控的重點:首先,要加強股權管理和董事會建設,厘清股權關系,加強對股東的穿透監管;強化董事履職評價、考核和問責能力,發揮好監事會的作用。其次,要積極探索有中國特色的現代銀行制度,把黨的領導嵌入公司治理結構之中。再次,進一步完善銀行業機構體系,促進金融市場體系健康發展,大力整治同業業務,統一資管產品監管標準,把更多資金以規范形式引導到多層次股本市場和債券市場。

     

    其三,完善監管機制常態化建設,為防控金融風險營造嚴厲的法治環境。

     

    面對金融創新活躍、金融亂象頻發、風險隱患不斷暴露,2016年下半年以來,防范金融風險成為經濟工作的重要任務,2017年更被金融業稱為“史上最嚴”監管年,據不完全統計,金融監管部門共出臺重要監管文件上百個,罰沒金額近100億元,僅銀監會就作出3452件行政處罰決定,罰沒金額近30億元。目前銀行資金在金融體系內部空轉、“脫實向虛”勢頭已得到有效遏制,金融內部的杠桿率持續降低,有100多家銀行主動縮表,同業資產和同業負債均較年初減少,交叉金融產品的野蠻生長趨于停止。

     

    可以預見,金融監管全面升級的背后,是監管層對風險的清醒認識和“鐵腕”治亂的決心,只有繼續把主動防范化解系統性風險放在首位,進一步夯實監管基石、武裝監管“牙齒”,持續加強日常監管,不斷構建并完善金融監管的常態化機制,才可消除銀行業違規經營謀利的任何幻想,敦促銀行業增強合法守規意識,矯正經營行為,有效防范化解各類經營風險,實現經濟金融健康有序發展,這是中國經濟全面企穩回升所期待的和需要的。

    上一篇:“明股實債”與國有資本管理 下一篇:重磅報告:新零售大戰,...
    想快速閱讀本站最新新聞資訊嗎?點擊右側RSS訂閱本站相關欄目新聞 打印 RSS
    亲胸揉屁股膜下刺激视频免费_一边做一边潮喷30p_老师洗澡让我吃她胸视频_五月婷婷开心 中文字幕
    <legend id="04sag"></legend>
    <dd id="04sag"></dd>
  • <code id="04sag"><strong id="04sag"></strong></code>
  • <code id="04sag"><u id="04sag"></u></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