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鳳凰財經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在美聯儲穩步加息之際,未來一年將考驗歐洲和亞洲央行能在多大程度上繼續維持超低利率。
雖然各國央行的政策通常不同,美聯儲也總是率先行動,但政策分化現象今年勢必明顯加劇。自2015年底以來,美聯儲已五次上調基準短期利率,且計劃到2018年底將利率提高至2%以上。美聯儲最早可能在3月份政策會議上再度加息,屆時的決策有可能成為該央行在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挑選的新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帶領下的首個政策行動。
與此同時,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可能維持關鍵政策利率在零附近或者低于零。
這種政策分化料將緩慢顯現。在《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調查覆蓋的22家央行里,有五家料在第一季度加息。加拿大、墨西哥、土耳其和捷克央行料隨美聯儲一道加息。
其他央行面臨的加息壓力將隨時間推移而逐漸上升。英國央行預計未來幾年英國經濟雖增長勢頭不強但將保持穩步增長。英國央行相信,2020年底之前僅需兩次加息,就能控制住通脹水平。
日本央行第一季度料不會采取行動,但市場猜測該央行可能在2018年晚些時候加息,即便日本通脹仍然疲弱。
中國央行正處于一種非常規的緊縮模式中。自2017年初以來,中國央行一直在引導短期利率走高,同時保持借貸利率不變。這一策略的目的是,在不推升現有債務成本的情況下阻止已經負債累累的公司過度借款。
盡管全球加息壓力日益增大,但一些央行希望繼續保持低利率。歐洲央行正采取措施逐步結束債券購買計劃,但該行行長德拉吉(Mario Draghi)表示,歐元區利率將在較長一段時間內保持在當前水平。挪威和瑞士央行也暗示不急于加息。
總的來說,未來一年看起來會與2015或2016年有較大不同,當時美聯儲以緩慢速度加息,而準備跟隨的國家寥寥無幾。
研究機構Pantheon Macroeconomics首席亞洲經濟學家Freya Beamish稱,美聯儲此前一直試圖實現政策正?;?,而其他國家還沒有做好準備。現在,其他央行正越來越接近能夠以較小步伐使政策正?;?。
迎接新主席的美聯儲可能繼續加息
鑒于美國經濟穩步增長、消費支出強勁且就業市場繁榮,預計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簡稱:美聯儲)在2018年將繼續提高借貸成本以防止經濟過熱。
第一季度可能尤為不平靜,美聯儲準備迎接新一任主席,要考慮重大稅改的經濟影響并有可能提高短期利率。
美聯儲去年12月將基準聯邦基金利率提高0.25個百分點,至1.25%-1.5%區間,這是美聯儲兩年來第五次加息。官員們預期2018年會加息三次,每次0.25個百分點,但未說明加息的具體時間。
如果美國經濟發展保持在正軌,下次加息時間最早可能會在美聯儲3月20日至21日的會議。這可能是今年第一個會后由鮑威爾(Jerome Powell)召開新聞發布會的美聯儲政策會議。鮑威爾是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挑選的美聯儲新主席,他將于2月初接替耶倫(Janet Yellen)。
兩大問題給加息路徑布上疑云:一是通脹是否仍然會令人不解地乏力,二是共和黨稅改會對經濟增長產生何種影響。
2017年通脹低迷令部分美聯儲官員不愿加息。明尼阿波利斯聯邦儲備銀行行長卡什卡利(Neel Kashkari)和芝加哥聯邦儲備銀行行長埃文斯(Charles Evans)對美聯儲去年12月的加息決定投了反對票,理由是通脹乏力。如果今年第一季度物價壓力未加大,美聯儲官員可能決定把加息時間推遲到今年晚些時候。
美聯儲官員數月來一直表示,最近的一連串疲軟通脹數據主要是受暫時性因素影響,如某些類別產品的一次性價格下降。但通脹疲軟持續的時間越長,暫時性疲軟這一理由的說服力就越低。
另一方面,如果一些美聯儲官員認為稅改法案提振美國經濟增長的力度可能足以導致經濟過熱,那么他們可能會希望加快加息步伐。去年12月份公布的美聯儲官員最新經濟預測顯示,他們普遍預計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早在最終版本的稅改法案獲批之前,耶倫在去年12月13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就表示,雖然稅改可能會在接下來幾年對經濟活動構成一定提振,但任何稅改方案對美國宏觀經濟所產生影響的幅度和時間仍不明朗。
在新的一年中,美聯儲官員將花費大量精力對這些影響進行分析,并相應微調他們的預測和政策計劃。
美聯儲同時還將面對一系列領導層的人事更迭。耶倫計劃在美聯儲新主席宣誓就職后離開美聯儲理事會。特朗普提名的第一位美聯儲理事Randal Quarles已于去年10月份就職。目前美聯儲理事會仍有三個空缺職位,特朗普已提名經濟學家Marvin Goodfriend填補其中的一個空缺。
前麥肯錫公司(McKinsey & Co., Inc.)高管Thomas Barkin已于1月1日出任里士滿聯邦儲備銀行行長。紐約聯邦儲備銀行正在尋找接替現任行長達德利(William Dudley)的繼任者,達德利計劃在今年年中退休。
主要政策利率上一季度利率(10月3日) 當前利率(1月3日) 利率展望
聯邦基金利率1.00%-1.25% 1.25%-1.50% 上升
中國央行第一季度或繼續使用非傳統緊縮工具
2018年第一季度中國央行可能會繼續使用其非傳統的緊縮政策工具。
自2017年初以來,中國央行一直在引導短期利率走高,而不使用基準借貸利率這一傳統的主要政策工具。
通過這種方式,中國央行希望減輕人民幣的壓力,令高杠桿企業縮減借貸,同時不增加現有債務的成本。
考慮到美國減稅可能會促使海外資金匯回美國,中國決策者尤其希望保持人民幣的強勢。
在美國利率正趨于上升之際,短期利率升高可以維持中國與美國資產收益率的差距,降低資金撤出中國的需求——這會令人民幣走強,從而保持中國資產的吸引力。
對于首要任務是確保增長的中國央行來說,這是一個益發艱難的平衡工作。經濟學家稱,過多收緊政策不可避免地會擠壓那些已經很難融資的企業,從而可能損害經濟增長。
短期利率上升已經推高了中資銀行的資金成本。為維持擴張,許多銀行求諸銀行間借款,而不是依靠傳統的存款。銀行人士和分析人士表示,這種情況也許會轉化為銀行提高企業借款人的貸款成本。
市場利率上升也加大了中國企業發行債券的難度,可能會抑制這個重要的融資來源。
數據提供商Wind資訊(Wind Information)的數據顯示,2017年截至去年12月中旬,中國企業發債規模較2016年全年創紀錄的水平下降35%。
瑞銀(UBS)的中國分析師稱,預計監管機構和中國央行將主動管理市場流動性,以防止利率突然上升或升幅過大。
主要政策利率前一季度利率當前利率展望
一年期存款利率1.50%(2017年10月3日) 1.50%(2018年1月1日) 維持不變
一年期貸款利率4.35%(2017年10月3日) 4.35%(2018年1月1日) 維持不變
歐洲央行料按兵不動,但官員存在分歧
在去年10月調整貨幣刺激方案后,歐洲央行本希望在幾個月內按兵不動。不過歐洲央行高官已經在就上述舉措進行公開爭論,這增加了政策方案再度微調的可能性。
歐洲央行官員去年10月份同意將其龐大的購債項目延長至2018年9月,但每月購債規模減少一半至300億歐元(約合360億美元),而非從去年1月開始的每月600億歐元。
決策者一方面對歐元區經濟增長的信心增強,另一方面對通脹仍然太低(11月為1.5%)的擔憂揮之不去,上述精心安排的決定試圖對此進行平衡。
盡管購債項目是近年來推動金融市場的一個關鍵因素,但投資者從容應對了購債規模的削減。不過一些歐洲央行官員擔心,其政策并未恰當反映歐元區經濟復蘇的強勁態勢。
歐元區失業率已降至八年低點,目前歐元區消費者和企業比10多年來任何時候都更加樂觀。至關重要的是,經濟復蘇正擴大到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經濟實力較弱的國家。
在去年10月份的會議上,對于是設定結束量化寬松政策的具體日期還是保留延長量寬計劃的選項,歐洲央行官員存在分歧。
雖然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Mario Draghi)承諾9月份之后將繼續實施量化寬松,但其他官員似乎持質疑態度。荷蘭央行行長諾特(Klaas Knot)最近表示,歐洲央行應從9月份開始逐步退出量化寬松,否則可能會給經濟帶來副作用,例如信貸向僵尸公司的錯配。
諾特說,量寬計劃已經完成使命。
這種內部的分歧可能導致歐洲央行提前調整給投資者的政策前瞻。不過,大多數分析人士預計,6月份之前可能不會有任何調整,尤其是考慮到意大利3月份將舉行大選。
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定于1月25日和3月8日召開議息會議。
主要政策利率上季度利率當前利率預期
主要貸款利率0.00% 10月3日0.00% 1月3日維持不變
存款利率-0.40% 10月3日-0.40% 1月3日維持不變
日本央行料維持政策不變,關注黑田東彥會否連任
預計1-3月季度日本央行將維持超寬松政策不變。近來市場上有人猜測該行或于2018年晚些時候上調利率。
今年圍繞日本央行可能加息的討論或會繼續,但更加迫在眉睫的問題是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Haruhiko Kuroda)在4月份五年任期結束后是否將連任。
經濟學家認為,如果黑田東彥希望繼續擔任央行行長,他很有可能獲得連任,雖然日本央行行長連任的情況并不多見。黑田東彥試圖通過大規模購買日本國債和股票基金來提振物價,擺脫日本經濟困境,他的這些舉措幫助壓低了日圓,促進了日本出口拉動型經濟的增長。
這些利好市場的政策幫助推動日本股市去年12月份攀升至近26年高點,并使得黑田東彥成為一個整體上利好投資者的行長人選。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和財務大臣麻生太郎(Taro Aso)均贊揚黑田東彥為結束多年通縮、提振消費價格而采取的雄心勃勃的政策舉措。不過,安倍晉三尚未公開做出選擇,為他提名其他人選留出了余地。
關鍵問題仍是通脹。盡管黑田東彥曾大膽宣布將在兩年時間內實現2%的通脹目標,但在過了近五年后這一目標仍未實現。日本經濟正在經歷16年來最長一波增長行情,但去年11月份核心消費價格(剔除波動較大的新鮮食品價格)僅同比上漲0.9%。
安倍晉三的一些經濟顧問呼吁選擇一位更加激進的央行行長。
前日本央行政策委員會委員、安倍晉三的顧問中原伸之(Nobuyuki Nakahara)最近重申了自己的觀點,認為政府應選擇一位可與財務省攜手、果斷采取財政和貨幣政策組合拳的新行長。
主要政策利率上個季度利率當前利率預期
短期政策利率-0.10%(10月3日) -0.10% (1月3日) 維持不變
長期政策利率接近零(10月3日) 接近零(1月3日) 維持不變
來源:鳳凰財經
所屬頻道:大宗商品
所屬頻道:融資管理
所屬頻道:現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