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04sag"></legend>
<dd id="04sag"></dd>
  • <code id="04sag"><strong id="04sag"></strong></code>
  • <code id="04sag"><u id="04sag"></u></code>
  • 網站首頁 設為首頁 收藏本站 網站地圖 電子雜志
    2013-07-11 星期四 農歷六月初四 繁體版

    財資管理網

    您所在的位置:財資管理網 >> 資產管理 >> 正文

    科法斯:“美國芯片法案”逆全球化,加速國產替代進程

    發布時間:2022-09-23 15:55:21  來源:  作者:
    新聞導讀: 美國近日通過總計2800億美元的《芯片和科學法案》(以下簡稱“芯片法案”)以促進美國芯片行業發展。這意味著經過近三年的利益博弈,...

          美國近日通過總計2800億美元的《芯片和科學法案(以下簡稱“芯片法案”)以促進美國芯片行業發展。這意味著經過近三年的利益博弈,這份對美國本土芯片制造業發展意義重大的法案塵埃落定。

    半導體產業誕生于美國,迄今為止仍在設計領域占據絕對優勢地位。1980年以來,半導體產業逐漸走向全球分工,制造業的重心正在逐漸向日本、韓國、中國轉移,美國本土制造相對衰落。

    作為二戰以來美國出臺的最重要的工業政策,"芯片法案"企圖扭轉美國在全球芯片制造業中所占份額從1990年的38%下降到10%的趨勢。
    “芯片法案”主要涵蓋的重要部分:
    第一,向半導體行業提供527億美元的資金支持,鼓勵企業在美國研發和制造芯片,并為這些企業提供25%的投資稅抵免。
    第二,授權未來幾年提供約2000億美元的科學和技術研究資金,涵蓋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量子計算、電池技術、生物技術等諸多對未來競爭力至關重要的領域。
    第三,美國芯片法案禁止獲得聯邦資金的公司在中國大幅增產先進制程芯片,期限為10年,而違反禁令或未能修正違規狀況的公司,可能需要全額退還聯邦補助款。
    然而,“芯片法案”并未得到半導體業內人士認可。據芯片巨頭英特爾透露,通常來說建造一座新的晶圓廠,成本大概需要100億美元。而520億美元的芯片補貼,其實對整個芯片產業而言,不痛不癢,僅僅相當于5條生產線而已。
    美國在人才、勞動力、物流、能源等領域都存在顯著不足,因此最終建立高端本土芯片供應鏈的過程可能不會很順利。例如,臺積電美國芯片工廠的建設就因為美國當地勞動力短缺、新冠確診人數激增,以及獲得所需不同類型建造許可證的復雜程序而被推遲。
    無之以為用,“芯片法案”加速國產替代進程
    “芯片法案”不僅擾亂全球半導體供應鏈,而且企圖遏制中國半導體行業的發展。
    其中最“硬核”的內容是:禁止獲得聯邦資金的公司在中國大幅增產先進制程芯片,期限為十年,違反禁令或未能修正這一違規情況的公司,可能需要全額退還聯邦政府的補助。美方還擬通過限制出口和對相關企業施壓對中國半導體產業鏈實行制裁,涉及環節包括存儲制造設備、EDA、14nm以下的芯片制造工具、EUV和DUV光刻機等。
    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所謂“芯片法案”宣稱旨在提升美國科技和芯片業競爭力,但該法案包含一些限制中美正??萍己献鞯臈l款,中方對此表示堅決反對。
    這對于中國來說一定是壞事嗎?正如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言,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半導體行業資深人士普遍認為,美國的這一輪行動,反過來將加速中國半導體產業國產化進程,中國還可以在成熟制程上進一步進行布局來應對。
    我國擁有全球最廣泛的電子制造、終端品牌和市場需求優勢。表現在數據上,我國集成電路出口金額屢創新高,卻存在相當嚴峻的貿易逆差,出口金額不足進口金額的四分之一,集成電路高度依賴進口。

    1.png

    中國集成電路進出口情況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
    根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的數據,中國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從2017年的82.3億美元提升至2021年的296.2億美元,四年復合年均增長率為37.7%,對應全球市場占比也從14.5%提升至28.9%,成為半導體設備的最大市場。
    半導體行業供需的巨大差異,終究將被市場看不見的手拉到接近平衡的狀態。下游需求帶動上游供應鏈轉移是順應歷史潮流的趨勢。
    綜上所述,從供需平衡,到地緣政治引發逆全球化,到國家供應鏈安全考量,中國半導體產業鏈本土化都將是未來發展的大勢所趨,國產替代市場空間廣闊。
    “芯片法案”逆全球化,擾亂全球半導體供應鏈
    “芯片法案”對美國芯片制造業利好,卻與要素優化配置的市場規律明顯背道而馳。
    目前,芯片產業在全球已經建立起跨區域的產業鏈供應鏈網絡,形成相互協作的高效格局。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張永軍表示,“芯片法案”實際上割裂了部分生產供應方和需求方,尤其是在高端芯片供需方面的聯系,對全球芯片供應鏈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同時將打亂全球電子信息產業供應鏈,也不利于當前全球抑制通脹的努力。
    “芯片法案”本質上是以美國以技術優勢為依托發起的不公平競爭,其他國家對此也十分關注。歐洲最大的半導體生產商荷蘭阿斯麥公司警告稱,美國發布芯片法案是讓企業在中美兩國選邊站隊,將擾亂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韓國媒體直言,美國“芯片法案”的要求已達到侵害韓國經濟主權的水平,嚴重損害兩國互信。
    不難看出,政治風險將是半導體產業近年來主要面臨的風險之一。SK、臺積電等宣布去美國加大投資,已經說明國際半導體巨頭企業擴張會更多地考慮政治因素。預計歐洲、日韓、中國等國也都將推出相應的產業政策,維護本土企業的利益和國家利益,這又將產生新一輪半導體產業遷移,進而引發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競爭。
    微觀層面,從中國的半導體應用細分行業來看,若未來芯片產能受限,出口中受到影響最大的是自動處理設備和手機,而使用成熟制程芯片的汽車、家電等產品受影響或較小。

    2.png

    半導體上下游產業鏈
    后疫情時代,各國之間的政治經濟博弈會更加緊張?!懊绹酒ò浮钡某雠_擾亂了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給企業帶來一定的經營風險。因此,中國企業應該提前拓展供應商渠道,不僅要考慮原料采購的本地化替代的可行性,開拓境外頭部芯片企業的新合作,還要借助專業機構能力精確判斷自身風險,加強自身供應鏈安全和穩定。



    上一篇:【科法斯新聞】科法斯發... 下一篇:最后一頁
    想快速閱讀本站最新新聞資訊嗎?點擊右側RSS訂閱本站相關欄目新聞 打印 RSS
    亲胸揉屁股膜下刺激视频免费_一边做一边潮喷30p_老师洗澡让我吃她胸视频_五月婷婷开心 中文字幕
    <legend id="04sag"></legend>
    <dd id="04sag"></dd>
  • <code id="04sag"><strong id="04sag"></strong></code>
  • <code id="04sag"><u id="04sag"></u></code>